什么是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
来源:哈尔滨肤康皮肤病医院
哈尔滨皮肤病医院介绍,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物性皮炎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该病发病前有用药史,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皮肤大片潮红,有肿胀及浸润,并迅速连接,波及大部分或全部皮肤,随之有大小不等的鳞屑剥脱。发疹过程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烧,甚至高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浅在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大和肝功能损害,甚至肝坏死,导致肝昏迷;部分病人可出现蛋白尿,极少数病人血中非蛋白氮增高,肾功能衰竭。也可见口腔、阴部粘膜充血及糜烂、结合膜充血。在全身皮疹发展过程中,肘、腋、腘、股皱褶处可以出现水疱,甚至大疱,有时虽无明显水疱,但可见表皮有分离起皱,破后糜烂、渗液及结痂。当剥脱性皮炎延续时间较长者,可出现毛发脱落,指甲肥厚或脱落。自觉症状有轻度瘙痒,也可不痒。
能引起剥脱性皮炎的药物很多,在我国最常见的是巴比妥类,其中以鲁米那和鲁米那钠尤为突出。抗生素以链霉素为首,磺胺类也不少见,另外还有苯妥英钠、异烟肼、水杨酸类、对氨基水杨酸、酚酞、山道年、砷剂及汞剂等。近年来国内不断报告中草药引起剥脱性皮炎,这种情况也值得注意。
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诊断要点是,从病史上看一定有用药史,从皮疹上看除了有潮红、浸润、剥脱外,在发病过程中可见水肿性红斑,群集或散在水疱,甚至大疱,全身症状及肝功能损害也是重要的表现。
药物性皮炎的严重类型可以是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恶性大疱性红斑等表现,故在疾病的早期应当相互区别,以利于不同的治疗。
严重的药疹都有用药史,皮肤有广泛的红斑性皮疹与高热等症状,淋巴结也可肿大,所以判断是药疹或是剥脱性皮炎有重要意义。但药疹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要注意两点:广泛弥漫性红斑,特别是颜面部有明显的肿胀时;高热超过39-40℃以上时,应该考虑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可能,说明病情较严重预后较差。
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与药物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区别是,后者虽也可有有高烧,广泛大片红斑与大疱性皮损,但其主要皮损为红斑基底上的大水疱,疱壁松弛,且皮肤的尼氏征阳性,两者可以鉴别。
恶性大疱性红斑也可有高烧、广泛大片红斑、水疱和大疱,但其主要侵及粘膜、口腔、口唇、眼、鼻、肛周、外阴部等粘膜,有广泛的红斑、水疱、糜烂等,且尼氏征多数阴性,与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相鉴别。
剥脱性皮炎一旦形成,应与具有发烧的银屑病性红皮病和脓疱性银屑病相区别,后两者有寻常性银屑病史,由于银屑病的发展和融合或者大片脓疱性损害融合,演变成剥脱性皮炎,同时这两型开始时不伴有明显的内脏损害,发病前无用药史区别于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由恶性淋巴瘤引起的剥脱性皮炎,也可有阵发性或回归热性发烧,特别是何杰金氏病所并发的剥脱性皮炎,也应与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相鉴别,这些病无用药史,都伴有肿瘤的其他临床表现,血象变化等不难区别。
- 上一篇:如何区别脂溢性皮炎?
- 下一篇:如何区分剥脱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