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来源:哈尔滨肤康皮肤病医院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颌面部,腰腿部也可累及。
哈尔滨皮肤病医院医生提到,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滞留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侵蚀破坏神经所致,带状疱疹病毒在受侵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得不到抑制,病毒稽留不去,湿热余毒未尽,日久化热生毒,瘀阻络脉,而脏腑组织代谢废物不能通过络脉排出,毒素积蓄更加损伤络脉。这就加重了对孙络(神经细胞)的损害,故而疼痛持久存在。正如中医所说:“蓋久痛必入於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司则形成“不通则痛”。
再者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亦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此病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脏腑功能低下,又患急性带状疱疹久治不愈,更伤及阴阳气血,呈现阳失温煦,阴失濡润。阳气虚,元阳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足,脉络拘急,则形成“不荣则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病势缠绵,胶痼难愈,病程长的特点,这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络道滞阻而发病,用中医治疗会比西医更具优势,可根据本病正气虚衰(免疫力低下),气血瘀阻,经脉不畅(微循环不畅)的病理,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即祛邪以通、扶正以荣。用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之法,做到通荣相济,药达病所,病祛体复,可取得标本兼治之疗效。
- 上一篇:带状疱疹患者饮食需注意事项
- 下一篇: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